-
“4人清华5人北大”刷屏背后,谁在悄悄改命?
临沧一中把清华北大录取人数从2019年的9人拉到2025年的11人,数字不大,却把“偏远地区只能当陪跑”的剧本撕得稀碎。
孔同学打手电筒刷题到凌晨三点,不是作秀,是宿舍十点半熄灯后唯一还能用的“合法光源”。
教育部往农村教育砸了真金白银,2023年云南农村生均经费比2015年翻了2.8倍,这笔钱直接换成了临沧一中的新实验楼和免费晚自习,学生不用再攒路费去昆明补课。
但别急着鼓掌。
985录取破千、全省第三的横幅挂得越高,越暴露一个真相:全省能复制临沧模式的学校不到5%。
政策给了梯子,校长敢不敢把梯子架在悬崖边上?
孔同学的班主任敢在家长会上明说“周末别让孩子回家干农活”,这种得罪人的狠话才是升学率的核心零件。
当全网都在转发“寒门逆袭”时,真正的寒门可能连转发用的智能手机都没有。
临沧一中的胜利,是政策、校长、学生三方赌命的结果,缺一不可。
你觉得下一个“临沧一中”会出现在哪个山沟?举报